欢迎访问柳州妇女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巾帼心向党

【柳州党史】党领导的农村武装斗争(八)

  发布日期:2021-11-25   |  来源:中共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将本文分享到:

第三节 农村武装斗争的开展及游击根据地的建立

三、四达武工队的建立及活动


1948年5月,在柳州龙城小学任教的覃纪祯受柳(州)雒(容)象(县)边区党组织负责人陈钜派遣回修仁县开辟新区工作,把桂中地区的象县游击区和桂东区连成一片。覃纪祯于7月回到修仁县,通过关系到修仁县南和乡小学任校长。8月,党组织又派邓秀珍等3人到南和小学任教,与覃纪祯一起开展革命活动。他们遵照党组织的指示,一方面以教师身份为掩护,广交朋友,秘密串连发动,在教师和高年级学生中进行革命启蒙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家访和社会调查,为“反三征”和开展武装斗争做准备。

10月,柳雒象边区党组织派中共党员李明从象县游击区到南和小学检查指导工作,覃纪祯向李明作了汇报,并提出转移到四达乡一带开展活动的要求。一是因四达乡与象县游击区相距不远,便于与上级党组织联系;二是与榴江县毗邻交界,与修仁县国民党政府相距80余里,反动政权鞭长莫及,组织武装斗争可以在两三个县交界处回旋;再加上四达是覃纪祯的家乡,人熟地熟,便于利用各种关系发动群众,组织农民武装。覃纪祯的要求得到了党组织的同意,1949年1月覃纪祯接替了四达小学校长职务,将在南和小学任教的3名党员也一并转移到四达小学。从此,四达小学便成为地下党革命活动的据点。

2月,象县党组织为了加强开辟新区的力量,又从象县增派了共产党员徐家黎、刘剑平和从柳州派覃桂荣等到四达小学任教,加上原来的共有7名党员,约占全校教师的三分之一。这7名党员通过广交朋友,联系群众,很快站稳了脚跟。他们以各种合法形式开展革命宣传,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3月,通过党员进村发动群众,在寨南村组织了第一个农民翻身组,然后逐步扩大到附近10多个村屯,参加农民翻身组的有近百人,为四达武工队的建立和发展准备了骨干力量。

6月,李明到四达小学向覃纪祯传达上级党组织”急需把武装搞起来,迎接全国解放”的指示。7月,覃纪祯奉命到象县中华村中共桂中地工委举办的短期干训班学习。回来后,按照干训班的要求在四达一带以农民翻身组为基础,组建了四达武工队,覃纪祯任队长。9月,武工队又扩大组织,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23人,到11月武工队已发展到59人。这支队伍活动在寨南、高椅、白鹤、峰村、纳拐、美村、沙田、苟怀、上马、四排街一带,发动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坚持开展对敌斗争。

全国解放胜利在望,在解放大军向广西进军前夕,国民党桂系为了维持其反动统治,派大批正规军和地方自卫队“围剿”广西各地人民武装,妄想消灭革命武装力量。四达武工队的活动也引起国民党修仁县政府的注意,他们派出县常备大队特编中队到十锦、四达驻剿武工队,还派特务在十锦、四达打探情报,严重威胁地下党及武工队的活动。为打击敌人,中共党员韦颖和四达武工队队长覃纪祯在寨南村研究决定,要主动向敌人进攻,擒贼先擒王,首先惩办敌特编中队队长黄桂发。

10月中旬,武工队得知黄桂发要从十锦来四排赶圩,决定在途中伏击,打他个措手不及。随后即布置队员在十锦到四排必经的杉树坳丛林中埋伏,当黄桂发和他的手下走进伏击地时,武工队立即开火,将其击毙。黄桂发被处置后,党组织又贴出《惩罚反动骨干分子黄桂发》的布告,震动了整个修仁县,国民党官员吓得丧魂落魄。四达乡副乡长罗光伟向县长提出辞职要求;修仁县国大代表、桂林市公安局风北分局局长李希仁在黄桂发被击毙的当天上午,带着一捆《剿共手册》到四达乡公所,准备在第二天召开的各村街长会议上散发,得知黄桂发被击毙的消息后,慌忙不辞而别溜走了;驻扎在四达“剿共”的特编中队队长廖振邦也害怕遭到同样下场,于当晚带着他的70多人的队伍悄悄地撤走了。

此外,四达武工队还积极做好迎接解放大军的各项准备工作,通过宣传发动,组织支前站,筹得粮食20余万斤、柴草几十万斤。

1949年10月,为迎接南下解放大军,中共桂中地工委决定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桂中区游击支队挺进队,与四达、一致、十锦的武工队一起向修仁县挺进,迎接解放大军,接管修仁县城。四达武工队队长覃纪祯率领20多名队员参加挺进队,11月28日上午,挺进队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5军133师398团1营在岔路口会师。解放军开往柳州继续追击敌人,挺进队前往修仁接管县城。




  • 柳州妇女
    微信公众号
  • 柳州妇女
    今日头条
  • 儿童少年
    活动中心
  • 柳州家教
    163微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