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柳州妇女网!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巾帼心向党

【柳州党史】掀起柳州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抗日救亡募捐

  发布日期:2021-07-15   |  来源:中共柳州市委党史研究室       
将本文分享到:

柳州人民以极大的爱国热情,把慷慨解囊为前线浴血奋战的将士募捐作为自始至终参与抗日救亡的实际行动。募捐时间从1938年2月至1944年11月柳州沦陷,历时近7年之久。柳州人民通过多种形式踊跃募捐,参加捐献的人员不分阶层、不论职业,男女老幼齐上阵,汇合成一支浩荡的献金大军,表达了柳州人民极大的爱国热情和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仇恨。

义卖、义演、义工捐献

义卖、义演、义工是抗战时期义捐的主要形式。义卖捐献是通过变卖实物、商品、书画作品等,将义卖所得全部捐献出来。1938年2月1日,由柳州文化界组织的筹款救国美术展览会在龙城中学开幕,展出各种作品343幅,其中有徐悲鸿等名家的作品。此次展览会所得收入悉数捐献。1942年6月,为了慰劳湖北前线抗日将士,柳州记者公会举行一个星期的义卖活动,新闻工作者和中小学生走上街头义卖报纸,义卖所得全部用作慰劳湖北前线将士。1944年5月,在一次义卖活动中,蜀都贸易行的李克文以高出零售价2500倍的价格购买了一张《柳州日报》,成为当时义买《柳州日报》的最高记录。义演多为文艺团体、知名的艺术家,公演所得的收入全部捐出。也有业余文艺工作者,将演出获得的门票收入捐献出来。1940年5月,由柳州伤运护送队、军人服务队等组织演出《魔窟》,共得法币1600元,全部捐作购买负伤将士的蚊帐。1942年2月2日起,柳州妇女界公演独幕剧《出征》,所得收入全部献出购买“妇女号”滑翔机。3月,剧宣五队在柳州演出《愁城记》,将所得收入全部捐献出来用于购买“剧人号”滑翔机。6月13日至15日,浙江旅柳同乡会义演筹款劳军。义演的票价一般都比较高,出于购票者的自愿,往往高出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几百倍都有。义工捐献是通过某项劳动,所得酬劳全部献出。参加义工捐献的多是中小学生和社会青年。

设献金台捐献

为广泛地动员民众献金,组织者将献金台设于闹市区。献金台前组织者手拿喇叭筒向过往民众宣传:“为了保卫国家、保卫家乡,大家来献金,今天上台来献的金,明天就是打击日本鬼的子弹!”群众献金踊跃。1938年7月,柳州妇女抗敌后援会在街头设立献金台,献金台前人流如潮,男女老少、各界人士踊跃上台献金。中小学生川流不息,将自己的零用钱投到献金台上。一卖菜老妪路经献金台,毅然将当天的卖菜所得全部献出;一卖唱的盲公手拿一摞铜仙 ,由人扶上献金台,台下响起了阵阵掌声,场面十分感人。设在体育场、浮桥两岸、飞燕舞台等处的献金台,仅在1942年8月15日至17日3天时间共收得献金30多万元。1944 年6月,60余岁无依无靠的孙太生想捐献但苦于无钱,最后毅然将为自己准备后事的棺木卖掉,悉数捐献。居民杨金发将自己辛辛苦苦积攒起来用于建房子的2500元全部捐出。像这样的事例数不胜数。

庆祝纪念节捐献

利用庆祝纪念节开展捐献活动,也是当时的一种募捐形式。每逢九一八、八一三、七七、“双十节”、元旦、春节等重大纪念日都开展捐献活动,使捐献活动持续不断,形式不断变换,把献金活动不断推向高潮。1943 年元旦,柳州举行文化劳军献金,庆祝元旦。8月14日,柳州举行八一四空军节纪念大会,并开展各种文艺活动,动员各界为加强中国的空军建设捐献,各界人士献金极为踊跃,4天时间献金总数达30万元,其中刘耀廷个人捐献9900元,成为此次个人献金数额最高者。

购机捐献

1941年11月,粤旅柳同乡会举行首次联席会,致表示为表达粤旅柳同乡爱国心,捐献滑翔机一架。11月16日,柳江干训团举行购机捐款竞赛活动,共捐得3280元。12月2日,柳州艺术界召开联谊会,筹献“文艺号”滑翔机,由音乐界、戏剧界、美术界、文学界负责筹献。1942年3月,柳州文艺界为捐献“剧人号”滑翔机动员文艺工作者积极捐献。8月14日,柳州开展捐献购买飞机活动,国民党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主持捐献活动,带头捐献1万元,各级军官、士兵也纷纷解囊捐献。11月18日,柳江县妇女委员会发起捐献柳江县“妇女号”滑翔机运动,各界妇女积极响应,拿出自己的积蓄踊跃捐献。柳州共捐款购买了10架滑翔机。

劝募捐献

为使献金活动持续长久地开展,柳州建立劝募队。劝募队深入到街道、工厂、商店、旅店进行劝募。劝募队所到之处都进行宣传,讲述抗日救国的道理,历数日军在中国的领土上犯下的罪行,讲述前方将士抗击日军的英雄事迹,号召民众多为前方将士捐献,不断宣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抗战必胜”等。当时柳州对劝募对象规定了劝募标准,即机器工友每人100元;理发皮箱工友每人80元;车缝工友每人70元;旅社、人力车、茶酒楼劳力工友每人30元;戏艺业甲200元以上,乙100元以上,丙50元,丁30元。1941年10月17日至11月13日,劝募队向流动商人劝募得50万元。柳江镇西乡中心小学劝募队成绩良好,劝募得8000元。1942年2月,柳州近郊农民自愿献谷2000斤,受到国民党第四战区长官司令部的嘉奖。募捐活动深入到各阶层,遍及各个角落。

国旗献金

国旗献金是当时捐献形式中最庄重的一种。这种形式最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捐献的效果比较好。1944年7月7日,柳州各界人士举行国旗献金大游行,募集经费劳军。游行时由20多名旗手拉平一幅巨大的国旗的四边四角,以鼓乐为前导,文艺队伍和游行群众随后,抗战歌声嘹亮,口号声此起彼伏。著名文化人士郑思(中共党员)创作的《献金歌》:“献金,献金,大家快快来献金,不在乎你献多与献少,只在于你一片爱国心”到处传唱。游行队伍所到之处,民众献金踊跃。市民们有的掏出钞票,有的摘下耳环,有的脱下手中的戒指,纷纷向国旗投去,广大市民沉浸在献金的热烈气氛之中。这次国旗捐献共得390多万元。

抗战期间,柳州的献金支前活动之所以开展得有声有色,除了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高度的爱国主义热情外,主要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除政府机构外,还成立了一些发动献金的民间组织,利于更加广泛地发动民众;新闻媒体的舆论宣传起到了重要作用,凡有献金活动,无论规模大小、持续时间长短,必有宣传报道;献金活动的形式不时变换,常搞常新,让人们有一种新鲜的感觉;最重要的一条是社会舆论监督,献金收入金额、支出用途通过报刊公之于众,让民众监督。



  • 柳州妇女
    微信公众号
  • 柳州妇女
    今日头条
  • 儿童少年
    活动中心
  • 柳州家教
    163微课堂